村网通总站 后里老村 160426.nync.com 欢迎您!
今年小麦秋种工作的基本思路是,以绿色高产高效为目标,以节水优质为核心,以推广节水品种及配套技术和农机农艺结合的规范化耕作播种技术为重点,进一步优化种植结构,全面提高播种质量,奠定小麦丰收基础。重点抓好7个关键环节。
一、以节水品种为重点,优化种植布局
以推广节水高产稳产品种为重点,扩大优质专用小麦种植面积。建议今年总体品种布局为:
1.冀中南部区域,重点种植以下品种:衡4399、观35、石农086、中麦155、河农6049、石麦22、邯6172、济麦22、农大399、婴泊700、邯麦15、邢麦7号、山农20、冀麦585、河农7069、鲁原502、石新828、轮选103等。
2.冀中北部区域,重点种植以下品种:河农6425、中麦175、沧麦119、京冬18、轮选169、轮选987、河农130、农大5181、京花11、河农6049等。
3.优质强筋小麦,主要种植藁优2018、藁优5218、藁优9415、石4366、师栾02-1、石优20等。
二、以足墒播种为重点,打好节水基础
小麦“七分种,三分管”。足墒播种既是保证苗齐、苗匀、苗全的关键,也是实现全生育期节水栽培的基础。要采取多种措施,确保足墒播种。一是提倡带棵洇地。即在玉米灌浆中后期带棵洇地,既能提高玉米产量,又能保证小麦足墒播种,实现一水两用。二是造墒播种。前茬收获后,土壤墒情欠缺的地块,提倡造足底墒,避免浇蒙头水(黏土地除外)。三是趁墒播种。播种期土壤墒情充足,能够保证出苗质量和冬前小麦需水的地块,可以趁墒播种。
三、以把控播量为重点,创建合理群体
按照地力、播期、品种和播量相配套的原则,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关键措施。
1.合理播量。近年来,播量有逐渐加大趋势,造成群体偏大、倒伏威胁加重。要根据地力、播期和品种特征,确定合理播量。在适宜播期范围内,冀中南麦区掌握亩基本苗20万~25万,冀东麦区25万~30万,冀北麦区30万左右。因前茬作物成熟推迟致使播种偏晚的区域,播量要适当加大,每晚播一天每亩增加1万基本苗,但最多不宜超过35万。
2.适期播种。适期播种是确定合理播量的前提。冬性品种在日平均气温16℃~18℃,半冬性品种在日平均气温14℃~16℃为适宜播种期。在适宜温度下播种,从播种到越冬前的活动积温可以达到500℃~600℃,小麦个体长势达到主茎叶5~6片、株茎数3~5个的壮苗标准。在每亩基本苗20万~25万时,冬前群体总茎数可控制在70万~100万的适宜范围。在一般年份,南部麦区播期掌握在10月8~18日,中部麦区10月5~13日,北部麦区10月1~8日,冀东麦区9月26日至10月5日。
四、以种子处理和秋草除治为重点,实现精准防控
小麦种子药剂拌种或包衣是有效控制土传、种传病害及地下害虫等危害的关键措施。杂草秋治是除治禾本科恶性杂草的关键,也是实现绿色防控的重要举措,此时用药量小、成本低、效果好,同时可以减少环境污染和飘移药害发生。
1.种子处理。选用6%戊唑醇+70%吡虫啉种衣剂进行种子包衣,或用22.6%噻虫嗪+2.2%咯菌腈+2.2%苯醚甲环唑拌种,可防治土传、种传病害和地下害虫等多种病虫害,达到“一包多防”,同时实现对蚜虫的长效防控。
2.杂草秋治。禾本科恶性杂草在我省部分区域呈“岛屿型”加重发生趋势,对小麦生产造成潜在威胁。提倡每3年左右深翻一次为主的防治措施,压低病虫草害基数。在此基础上,一般在小麦3~4叶期,杂草2叶1心至3叶期进行秋季化学除草。防治野燕麦、看麦娘、黑麦草等禾本科杂草,亩用6.9%骠马乳油40~60毫升加水30公斤进行叶面喷雾。防治节节麦、雀麦,亩用3%世玛或3.6%阔世玛,加水30公斤喷雾。防治播娘蒿、荠菜、猪殃殃等阔叶类杂草,亩用75%苯磺隆干悬浮剂1.0~1.8克,或10%苯磺隆可湿性粉剂,或20%使它隆乳油50~60毫升,加水30~40公斤,均匀喷雾。防除碱茅、硬草,在小麦出苗后,每亩用25%异丙隆可湿性粉剂200~400克,加水20公斤喷雾。
3.统防统治。大力推广利用大型施药机械、植保无人机等先进设备进行专业化统防统治,提高作业效率和防治效果,减少农药用量和包装物污染。喷施除草剂应采用扇形喷头,有条件的地方可使用自走式喷杆喷雾机施药,角度80~100度,距作物高度40~70厘米,以保证最佳效果。
五、以控氮减磷补钾为重点,提高利用效率
科学施肥是提高产量和品质的主要措施。针对目前生产上存在的氮肥磷肥施用量大、钾肥用量相对不足的实际,要根据产量目标和土壤肥力,进一步优化施肥技术,提高肥料利用率。
1.增施有机肥。要充分利用畜禽养殖粪污等废弃物资源,增施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施用,改善土壤结构,提高耕层有机质含量。一般高产田亩施有机肥2500~3000公斤,中低产田亩施有机肥3000~4000公斤。
2.精准配方施肥。化肥施用要根据土壤肥力水平和产量目标确定,做到减量精准配方施肥。一般麦田亩总施纯氮14~16公斤,其中底施纯氮6~8公斤,五氧化二磷7~8公斤,氧化钾5~7公斤。在搞好测土配方的基础上,确定氮、磷、钾、微肥合理配比,大力推广施用配方肥。积极推广施肥播种复式作业,施肥深度不低于10厘米,应施在种子侧下方3~5厘米。
六、以农机农艺融合为重点,促进节本增效
农机农艺融合,可以提升作业质量和效率,实现节本增效。
1.秸秆还田。玉米成熟后要及时进行收获,大力推广玉米收获与秸秆粉碎还田联合作业。不论是直接还田还是间接还田,要求做到秸秆粉碎细碎,避免秸秆过长影响小麦出苗和生长。在秸秆粉碎后,旋耕和深翻前,除按常规施肥外,每亩按100公斤秸秆,再加10公斤碳酸氢铵或3.5公斤尿素,有条件的每亩再加2~3公斤秸秆腐秆剂,以加快秸秆腐烂。
2.深松整地。连续3年以上旋耕的地块,须深松30~35厘米。近3年内深松过的地块,可旋耕2~3遍,旋耕深度要在15厘米以上。旋耕后要耙耱、镇压,做到耕层上虚下实,土面细平,无明暗坷垃。
3.精细播种。采用12~15厘米等行距种植,播种机播幅之间相隔1个行距的宽度。播种深度一般掌握在3~5厘米。播种作业时机具要匀速慢走,以时速4~5公里为宜,保证下种均匀、深浅一致、行距一致、不漏播、不重播。
4.播后镇压。播后镇压是提高小麦苗期抗旱能力和出苗质量的有效措施。各地要选用带镇压装置的小麦播种机械,在小麦播种时随种随压,之后,采用专门镇压器进行镇压,提高镇压效果。播后镇压要抓住最佳时机:晴天、中午播种和墒情稍差的,要及早镇压;早晨、傍晚或阴天播种,墒情好的可延后镇压。土壤含水量过高的,要密切关注墒情变化,待墒情适宜时进行镇压。镇压器的重量应在100~130公斤/米播幅。
七、以促弱控旺为重点,培育冬前壮苗
抓好冬前麦田管理,是培育冬前壮苗、确保安全越冬和为翌年春季麦田管理争取主动的关键,也是实现节水稳产栽培的基础。
1.浇越冬水。中南部地区,土壤墒情适宜、整地质量高、底肥充足、生长正常、群体适宜的麦田,冬前不浇越冬水。北部麦区及中南部沙薄地或整地质量差、跑墒严重、秋季干旱的麦田,越冬前要适时浇好封冻水,确保小麦安全越冬。冬灌时间一般在日平均气温稳定在3℃~4℃、水分可及时下渗时进行,土壤封冻前完成。提倡节水灌溉,禁止大水漫灌,灌水后及时划锄,松土保墒,做到冬水春用。
2.冬前促控。冬前有旺长趋势的麦田,在越冬前要采取机械镇压或化控措施,控旺促壮。底肥不足、苗子偏弱的麦田,要结合冬前浇水,适量补施化肥,促弱转壮。